中国古籍普查流程
1、古籍普查平台上细则很多,这里给大家一一列出。第一要注明的是普查号,给每本书编写一个普查编号,以方便统计;第二把不同的古籍进行分类,一共五种(经史子集新学);第三项很重要(要注明的很多),书名、著者、其他题名。第四统计总卷数、实存卷数、缺卷数,原缺卷数。第五是古籍普查的核心,即为古籍的版本以及版本著录的依据。这个关系到给书定级从而确认其价值,比如明嘉靖以前的书即是善本。
2、第六著录书的基本信息,包含板框及大小、分栏、每行字数、单行小字数、书口、鱼尾、边框、书耳等。这里需要很细心去量板框大小及数清楚字数。第七著录书的册数和开本大小,还包括书是否有函套、夹板等。
3、第八注明序跋情况,刻工、书中的批校题跋、钤印及位置、附件、文献来源和综合附著等。第九为丛书著录子目,一般要求填写子目书名和著者及版本信息等。如不是丛书可不填。第十项为版本定级选项,包括四个级别,依据时间从宋到民国依此 判断。第十一为定损,定损分四个级别,如无破损可选不需修复。
4、最后一个环节也即拍书影,上传书影。这里注意原则即涉及到书名、著者、版本信息等都需要上传书影,破损书影也需要上传一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