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能5d3摄影方法
1、一、看好5D3决定升级的三个主要原因:1. 机身操控的改进俺对5D2操控的不满是升级5D3的第一原因,尽管5D2已入手三年半,但用起来始终非常别扭。7D发布之后,尽管俺对半幅相机没有任何兴趣,但其操控性让俺经常羡慕。如今5D3的操控在很多方面和7D非常接近,好比一个全画幅的7D,5D2的种种不便立刻烟消云散。很多人升级器材可能经常出于别的更“重要”的原因,但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,操控是俺出掉5D2的第一动力。有些人可能觉得可笑,但事实就是如此,俺实话实说而已

3、 高感的提升除了对焦系统之外,俺最关心的还有两个方面,一是高感,一是像素。俺没料到如今会出现这样的局面,本来以为5D3会是一台高像素的机身,可事实是仅比5D2多了一百万像素,画面也就大了一个小边而已。当官方样片放出来之后,俺第一时间将其下载到本地认真考察了一下。那张曝光8秒、IOS6400的sample2_b_2.jpg令俺印象深刻,对像素失望之余,领略到强悍的高感。尽管很多人认为高感不重要,但俺却认为高感非常重要。谁也说不清啥时候会遇到内容至上时刻,光线不好能拍、能拍清楚就是成功,这是其一;其二,光线好高感也有用,比如室外拍摄小花小草时,高速快门可将摇曳不定的小花定格。既然像素数量这样了,高感好也行,鱼和熊掌不可兼得,因此这是俺决定升级的第三个重要因素。

5、三、说明书和菜单设定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部分:说明书与菜单设定对于一直使用佳能的用户可能问题不大,但对那些从别的品牌转过来的人或新手来说,说明书确实不太好理解,菜单也设置不适应,因此三年前俺进劲忧商偌了5D2之后,特意写了一篇如何设定菜单的帖子:该帖子无疑给很多人提供了帮助,从众多回复和12万次以上的点击量即可得知。但有人在回复中问俺:“话说楼主你到底想说啥啊?这么长的贴子我是没兴致耐心看啊,而且前面貌似还不少废话^^”等等,俺想了想也确实如此,来无忌的都是高手嘛,谁有功夫来看你写的这些废话呢?由于5D3的说明书和菜单系统以及机身上的按钮等和7D十分相像,熟悉7D的人基本没什么大障碍,另外从5D2升级过来的人也不会有太大问题,所以这个有关如何设定5D3菜单的话题就不单独发帖了,免得有人看了生气,这里仅说一下需要说明书重点研究的地方,也就是那些和5D2不太一样的关键点。说明书第61页以前是“用前准备”,属于基本介绍,大致过一下即可。从62页开始是“基本拍摄”部分,但这里的所谓“基本”讲的都是“场景只能自动”下的拍摄,俺觉得买5D3的人大多不会用全自动模式,所以不看也罢。第三部分的内容是“设置自动对焦和驱动模式”,由于5D3使用了61点对焦系统,所以和别的机型的说明书相比,这部分内容显得非常多,开始看时都有些头大。但俺觉得这正是5D3说明书所要认真研读的地方。下面说说俺的理解和所自己的相应设定。1. 选择自动对焦模式俺不拍运动题材,不打飞鸟,所以就将其设定为单次自动对焦了。但俺觉得5D3的对焦优势之一就在于后面的“人工智能自动对焦”和“人工智能伺服对焦”,因此喜欢拍活物的人要好好享用一下。2. 选择自动对焦区域在这个标题下,第一个主要内容是“自动对焦区域选择模式”,里面有六种选择。俺一直习惯于使用单点对焦,但和5D2相比,除了一个单点自动对焦之外,还有一个叫做“定点自动对焦”的单点对焦模式。第三种和第四种都是自动对焦点扩展,主要用于追焦,第五和第六个都是在某个对焦区域内倾向于对最近的物体进行对焦。因此,俺根据自己的情况,选择了第二种对焦区域,即最普通的单点对焦。3. 关于自动对焦感应器第78页将61个对焦点分成了四组,并说明了每组的对焦灵敏度。双十字对焦好办,灵敏度都一样,一边一列的一字形对焦也好办,都是f5.6的垂直对焦灵敏度。比较乱的是十字形对焦,由于垂直对焦和水平对焦的灵敏度不同,所以又分为了两种。只有理解了这一点,才能理解为什么从下一页之后起,十字对焦点为什么用深灰和浅灰两种颜色进行标识。4. 镜头和可利用的对焦点从第79到84页讲的都是镜头与对焦点的关系,看上去非常复杂。但说白了就是:并非所有能安装到5D3机身上的全画幅镜头都能使用机身上全部61个对焦点或里面所有类型的对焦点。根据不同情况,一共分为了A到H八组镜头与对焦点的对应情况。俺大致看了一下这八组分类,里面所列镜头太多,有些眼花缭乱。不过,俺只有五个佳能红圈,因此只要注意相关的内容即可。俺的35L、50L、85L和70-200 F2.8L IS II USM都属于A组,也就是说这些镜头安装在5D3上之后,可以使用全部61个对焦点和所有类型。B组和A组大致相似,B组的镜头都可以使用61个对焦点,但区别是只能使用中间的一个双十字对焦点,这里对应的一个常用镜头是24-70,但这个头是老胶片头了,佳能很快就要推出它的二代,如果是二代,会不会就上升到A组里了呢?如果是这样,也许俺以后会买一只。C组的镜头都用不了双十字对焦点,俺的24-105L属于C组。D组到H组所对应的镜头,俺一个没有,所以直接跳过5. 选择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特性很简单,这个选项只有设定为AI SERVO时有用,各种调整说明书85至95页上说的都很清楚,这里不再罗嗦。6. AF3:单次自动对焦所谓AF3就是AF菜单下的中间第三个红点,一共包括三项内容。第一项叫做“超声波马达镜头电子手动对焦”。研究了一下发现,说的其实就是打开或关闭某些镜头的“实时手动对焦”或“全时手动对焦”功能。比如,俺手里的85mm f1.2L II USM,当设定为on时,即可在自动对焦并合焦之后,再手动旋转对焦环对对焦进行微调,如果放在off上则不可以,也就是说禁用了镜头的全时手动对焦功能。 第二项的设定是外闪的对焦辅助灯是否打开,这个好理解。但最后一项是“只发射红外对焦辅助光”,俺的580 EX II发射的好像不是红外光,而是可见的红光,俺不知道哪一款佳能闪灯可以发射红外对焦辅助光。第三项是“单次自动对焦释放优先”,其中的两个设定和任何相机一样,就是不合焦时能否允许按下快门。7. AF4:单次自动对焦AF菜单下的左数第四个红点,一共包括五项内容。第一项:俺没有超远摄镜头,并且自认为俺手中的这几个头不会没完没了拉风箱,所以保持了默认的ON设定。 第二项:这一项很重要,考虑了一番之后,俺决定选择“仅限十字形自动对焦点”,之所以没选择61点,是担心用边缘对焦点时,一字形对焦点大光圈下对焦不靠谱。另外,没有选择15点和9点是因为太少。第三项:选择自动对焦区域选择模式,这个选项的目的就是当你按下M-Fn按钮时,会出现几种选择,其实都选定也没啥。但因为俺习惯于单点对焦,所以仅在前三项上打上了对钩。第四项:自动对焦区域选择方法:俺喜欢用那个M-Fn按钮,所以没有改动。第五项:开始没搞太明白,后来通过使用发现,原来就是对横拍和竖拍的对焦点位置记忆还是不记忆的设定。“水平/垂直相同”为默认选项,即不记忆,横横拍竖拍对焦点的位置都一样。如果选择了水平和垂直不同,就可在横拍和竖拍中分别使用不同的对焦点位置,比如你横拍时用的是中间对焦点,然后竖拍时用的是左上的对焦点,相机一旋转,对焦点位置就跟着变了,这对于人像拍摄,尤其是竖拍大半身人像时,确实很方便。另外,将这个选项打开之后,不仅能记忆对焦点的位置,还能记忆所用的对焦区域,感觉很高级,很智能。8. AF5:AF菜单下的左数第五个红点,一共包括四项内容。第一项:手动选择自动对焦点的方式:俺没有选择连续,认为这样更方便,这个只是个人习惯的不同,没有孰优孰劣之说。第二项:对焦时自动对焦点显示:一共有五个选项,俺选择的是第二项“全部(持续显示)”,这样选择对焦点时不仅能够看到可用对焦点的位置,合焦时的提示也比较夸张。第三项:取景器显示亮起:俺选择了启用,因为俺喜欢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合焦显示。第四项:自动对焦微调:只有发现跑焦时才启用这个选项,目前AF微调功能已经不新鲜了,所以没必要多说,具体见103-109页。俺的几个头还没发现跑焦,所以这个功能还没用到。

7、五、关于5D3的低感表现:也许是5D3只比5d2多了一百万像素、或者是5D3一上来就卖两万多的的缘故吧,很多人对5D3并不叫好,甚至诋毁。例如,俺的两个佳能QQ群,里面大多是5D2用户。当有人问俺5D3如何时,俺据实回答,但没几个人认同。对此,俺非常理解。一是没用过5D3的人,不可能有切身体会,你说好,人家认为你是忽悠,二是手里已经有了5D2的人,面对5D3,升级要花一万多,心里当然不愿意5D3太过出色,总之一定要为不升级找到种种理由,而找理由的同时,难免要给5D3挑挑毛病。比如,N多人说5D3的画质,尤其是低感画质不如5D2,还有人说俺在本帖145至155楼发的那些“强光人像”画质太干,不如5D2油润,还有人说5D3的片子太肉,画质退步了等等。说实话,那几张片子非常油润,俺不知道这它们干的人是真觉得干,还是心理上觉得“干”。不过,后来俺学乖了,再也不在群里说5D3好坏这个话题。但5D3究竟好不好,5D3和5D2相比,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,这不是靠口水或感情所能代替的事实。俺认为,5D2的画质好,而5D3的画质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