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江有鱼--------------开江鱼
封尘鲜香●开江有鱼
“开江鱼”作为东北独有的特色美食,只有在每年四月的中下旬二十几天内才有,其肉质鲜美,在中国著名的“四大鲜”中占有一席之地。开江初始,蕴藏着无穷力量的冰块、江水上下翻滚,在冰山和咆哮的江水的拍击下,憋屈了四、五个月的鱼儿也都被唤醒而“鱼贯而出”,而且这些鱼儿由于整个冬天的忍饥挨饿,体内的脂肪已经消失殆尽、废物也排放
2.开江鱼的渊源
辽代自圣宗起,直至天祚皇帝,每年都千里迢迢从京城出发,带领群臣及后宫嫔妃们到黑龙江巡游春猎,在春寒料峭之时,凿冰取鱼,举行“头鱼宴”。
民间古有用开江水净手,祈祷安康、年景风调雨顺的习俗。
古时还有老渔民的“吃先”习俗。“吃先”即渔民将开江捕上来的第一网鱼吃掉,寓意拔头筹、占先机,身体健康强壮、四季平安、财源滚滚入腹来。
3.开江鱼的品种
松花江的开江鱼大约有40多种,著名的是鲫花、鳊花、鳌花和岛子,谓之“三花一岛”
一般普通人能接触到的开江鱼多为鲤鱼、虫虫(鲫鱼)、
虫虫
重唇鱼
扁担钩子
哈尔滨市场上以罕见多年,2004年曾有媒体报道,松花江大白鱼每年的非禁捕期发现量仅为个位数。
色白如玉,个头重达七八斤,体形硕长,鳍尾发达,以善游著称。大白鱼和乌苏里江中的鲑鱼,绥芬河中的滩头鱼并称“边寒三珍”。
更有“赛蟹肉”之称,是开江鱼中的极品。
5.何时食用开江鱼最鲜美?
开江鱼之所以被称作开江鱼,就是因为只在开江的时候才有,再迟些,春气入水,鱼儿开始发育,吸收物华也吸收了浊气,便没了那种鲜美。
哈尔滨名厨魏志春当年赢得“满汉全席”擂台赛冠军的菜品之一就是“油浸白鱼中段”
清蒸白鱼,是黑龙江人接待客人的当家菜。
清炖鱼头
龙江三峡国家森林公园
由太平沟林场施业区、望云峰滑雪场、嘉荫河口、名山岛、嘟噜河湿地等构成,占地总面积8569.2公顷。
依山傍水,风光旖旎,尽显北国雄伟壮丽风光。与长江三峡形成南北呼应。其中龙门峡波涛汹涌,奇峰多姿,金龙峡幽深秀丽、蜿蜒欲腾,金满峡峰峦叠嶂、山雄水幽。夏日乘船顺流而下,两岸山势嶙峋、峰回路转,蓝天碧水之间,鹰击长空、鱼翔浅底、花开丛中,令人心旷神怡。
遥视江北岸俄罗斯农庄的木屋、船桨、鱼网,体现了异国韵味,船行至此可谓:游一江春水、览两国风情!公园内有全国第二大红松母树林,有风景秀丽的名山岛,还有七宝树、胭脂沟、慈禧行宫、八仙阁、太平沟城门、程公德政碑、鱼王庙、兴东兵备道等清朝时期的一些历史遣址、建筑和树木,游人到此无不为大自然美景和中华民族历史之渊源而感叹。
黑龙江三峡有龙门峡、金龙峡、金满峡组成。龙门峡和金龙峡之间套有龙头峡、龙腾峡、龙凤峡三个小峡。由于黑龙江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江,对岸是俄罗斯犹太自治州。在这里游人可领略到“游中俄界江和龙江三峡,揽两国三域风光”的特殊感受。黑龙江三峡不仅山高险峻、江水奔流,而且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特别完好,展现着原始的自然江山景观。
流域无污染,水质清澈
8.水中活化石------ 鲟鳇鱼
松花江的开江鱼大约有40多种,著名的是鲫花、鳊花、鳌花和岛子,谓之“三花一岛”,但这些都是后起之秀。松花江最古老最珍贵的开江鱼是现已消失的鲟鳇鱼。鲟鱼体长鼻长。鳇鱼体宽嘴大。大的有2000多斤,长达5米。由仔鱼到成鱼需要20多年时间。这两种鱼营养价值高,有强身健脑的功效,素有“黑珍珠”之称,被人合称为“鲟鳇鱼”。“上京岁贡有鲟鳇鱼”“肉味鲜美,鱼卵尤其名贵。”相传唐朝“渤海”时期,东北的鲟鳇鱼就为贡品,初现了松花江开江鱼的魅力。清朝在吉林乌拉街设立了打牲乌拉衙门和捕鱼八旗,有700多人专门捞捕鲟鳇鱼。在乌拉街北江岸修了打鱼楼,在法特哈建立了鳇鱼圈,称为“龙泉渚”,设专人负责鲟鳇鱼的蓄养和看管。清政府每年都下任务,规定过丈的鱼要几条,其它大小的鱼要多少。如果完不成,总管就要被撤职,还要被罚款。据传乾隆皇帝曾因乌拉衙门总管索柱上贡的鲟鳇鱼不够尺寸,就将其革职降为翼领,还罚俸3年,以示惩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