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利用中医阴阳对立统一的特点来治疗疾病
1、一天之内,白昼是阳,夜间是阴;白昼又分上半天是阳中之阳,下半天是阳中之阴,上半夜是阴中之阴,下半夜是阴中之阳。又如以脏腑来说,则六腑是阳,五脏是阴;五脏中间则心、肺为阳,肝、脾、肾为阴;再分心为阳中之阳,肺为阳中之阴,肝为阴中之阳,肾为阴中之阴,脾为阴中之至阴。

3、对于找不到原因的发热,而发热又有一定时间的,在夜间发作的多用补阴药,称为养阴退热法;白天发作的多用补阳药,称为甘温除热法。由此可见,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是深入浅出的一种分类方法,也是由博返约的一种归纳法则。

5、热属于阳这是一般情况,而热的属于表、属于里、属于虚、属于实则是机动的。还有,临证上常分阴盛阳虚、阳盛阴虚、阳虚阴盛、阴虚阳盛,意思是说同样的阴证和阳证,有因阴缥忻蜮揍盛而引起的阳虚,有因阳盛而引起的阴虚,有因阳虚而引起的阴盛,也有因阴虚而引起的阳盛,这就和一般的阳虚、阴虚、阳盛、阴盛证有所差别。如果是单纯的阴虚、阳虚,则治疗法就比较简单;如果阴虚、阳虚是由阳盛、阴盛引起的,则就需要标本兼顾了,像腹水证用温运逐化法,温运是扶阳,逐化是排除阳虚而产生的水湿;口渴证用清胃生津法,清胃是制热,生津是补充因阳盛面消耗的津液。这里的阴阳或指机能,或指物质,在部位方面也不相同,但均有所指这是实在的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