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治疗失眠——心理失眠者应摆正的几大观念
心理失眠指的是因为心理和行为的原因造成的失眠,比如过度焦虑、抑郁,而不包括因为生理原因造成的睡眠不足,比如年龄因素造成老年人睡眠时间短,但经常犯困,非常类似“神经衰弱”的症状。摆正观念是治疗心理失眠的关键手段也是最终目的,往往失眠的解决伴随着失眠者对整个睡眠问题的全新的认识,总结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各项研究,我们可以看看解决失眠,应该摆正的几大观念是什么?

2、神经衰弱是不存在的:如果你被医生诊断为神经衰弱,那么恭喜你,因为“神经衰弱”这个诊断已经从DSM(美国精神问题诊断标准)中删除,这意味着你的问题更可能归于抑郁或者焦虑问题。而在中国(中国的标准参照DSM制定),因为这个词很容易被病人接受和理解,因而被沿用至今,但是它不能被当做一个唯一的结论,应当同时考察病人的焦虑和抑郁问题。因为神经衰弱和失眠是形影不离,因此,失眠也应当考虑焦虑和抑郁。

4、劳累不能成为失眠的原因:虽然失眠的人经常抱怨自己的工作如何有压力、如何耗费体力,我们都不能把劳累当做原因。著名的心理学家森田曾经就此论述过,他认为,很多比失眠者更劳累的人从来没有睡眠问题,这证明了劳累不一定导致失眠。他用自己的亲生经历作为说明:在小时候,森田多病(包括神经衰弱),家里为此希望他辍学回家,但是森田好强,坚持不依靠家里上学,通过忘我的学习考上了大学,令他自己吃惊的是,他的问题都解决了。因此他认为,失眠可以通过劳动来治疗。森田疗法就是一种逐渐增加劳动量的疗法。

6、摆正康复观念:失眠是肯定会反复发作的。这并不是在给失眠治疗师的开脱。只要你是人,你就会失眠,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。失眠症患者首先要放弃那种永远不失眠的理想目标,因为这样的目标毫无价值毫无现实意义,更严重的是,这样的目标让失眠者放大一个晚上的失眠所造成的不良后果,造成更大的焦虑。
